全球咖啡价格暴涨,中国咖啡市场再遭打击?饮品报
根据国际媒体报道,近日,5月份交割的基准阿拉比卡咖啡期货在过去一个月飙升了15%,其中,4月16日的交易价格更是涨至每磅1.20美元。
自2月5日触及97美分/磅的价格低位以来,咖啡价格近两个月一直处在涨势。3月25日,咖啡期货涨至1.29美元/磅,较2月低位时疯涨30%。
期货代表着人们对于咖啡市场的未来预期,咖啡期货一片涨势引发一片关注。
全民宅家,为何咖啡意外成为“赢家”?
进入3月份,全球国家陆续下达“居家令”,以应对肆虐的疫情。“居家令”下,全球商业遭受重创,然而,咖啡却逆势上涨,这背后,又存在着怎样的原因呢?
1、“外消”转“内消”
咖啡价格上涨,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咖啡的热情。美国多个州的居民开启了咖啡抢购模式,他们分别从线上商超与线上网店等渠道进行囤货,有些人甚至在咖啡馆外排起了长队。
显然,“居家令”并未影响人们的咖啡消费,只是影响着消费方式有所改变,以往云集在咖啡馆内的“外消”,转为外带、网购等方式的“内消”,消费体量却有增无减。
2、供应中断“恐慌”
就如同茶叶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一样,咖啡在西方国家亦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在抢购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的采购数量远高于平时,人们普遍担心咖啡会因疫情影响中断供应,供应“恐慌”亦是抢购潮的催化剂之一。
3、经销商已察觉压力
疫情之下,咖啡的物流链条与收割作业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物流方面,全球航运的暂停,以及比平时多出的隔离检疫环节,为咖啡的供应物流带来不小的压力。
种植源头方面,在美国农业部(usda)近日发布的哥伦比亚咖啡行业报告中称,4-5月期间的咖啡产区因为招募不到足够的工人存在采摘担忧。
在从收割到运输的多重压力下,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经销商率先感知到了紧张的形势,经销商与消费者一起开始了“恐慌”式抢货,美国的烘焙商已普遍开始加快交货。
涨价潮中,中国咖啡市场发展会否受到波及?
4月初,因瑞幸造假事件将中国咖啡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全球咖啡供应价格疯涨潮中,中国咖啡市场又会否受到波及呢?
1、终端会涨价,但影响不会太大
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咖啡供应源头价格的上涨,成品咖啡的价格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但预计波动不会太大。
星巴克的一杯咖啡,咖啡豆固然占据一定的成本比例,但一杯咖啡成本的构成,除了咖啡豆原材料外,还包括人工、租金、包装等,以及牛奶、糖等辅材等,原料只占据成品成本的一小部分。
另一方面,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的咖啡消费意识还并未达到“抢购储备”的地方步,亦不会进一步催化价格的上涨。
2、成长期的市场,或放慢发展但对现有规模影响不大
中国咖啡市场还处在成长期,咖啡原材料的供不应求固然可能放慢中国咖啡市场的发展脚步,但对当下现有的市场规模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比如咖啡店的小幅涨价并不会对原有消费群体的消费热情产生太大影响,但咖啡原材料供应的不断波动却可能大大降低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中国咖啡市场还有三大成长空间
无论是对标中国的茶饮与现制饮品,还是对标西方国家,中国的咖啡市场都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疫情终有一天会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带来的咖啡涨价对于全球咖啡行业的影响也终将消弥于无形。届时,中国的咖啡市场将继续它的发展节奏。
按照当下的市场格局与发展趋势,中国咖啡市场的成长将聚焦三大维度。
1、市场成长空间
中国的咖啡市场目前并未饱和,且存在着明显的“断层”。
星巴克的咖啡依然牢牢地盖着“白领消费”的烙印,相当一部分人对星巴克的认知是“不是喝不起,而是有点奢侈”、或者觉得“没有必要”。还有一部分消费群体,他们对咖啡有着明确的需求,偶尔会进一两次咖啡厅,买一两杯星巴克,但依然觉得星巴克有点贵,泡咖啡厅或是做手工冲制咖啡太耗时,而便捷的速溶咖啡又太low……
中国报告网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咖啡行业的行业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其中速溶咖啡占比高达72%,现磨咖啡与即饮咖啡分别占比仅为18%与10%。
国内市场上既符合咖啡的时尚调性,又迎合国民日常饮用需求的现制咖啡品牌少之又少,这里,就存在着一个市场分布的断层。
瑞幸咖啡之前的飞速发展,也与它恰好弥补这个断层有着莫大的关系。瑞幸跌倒,但属于 “国民时尚咖啡”的巨大成长空间已经被发掘,其中潜藏着大量发展机会。
2、消费成长空间
我们在分析市场时,大多用当下的人均消费以及行业收入等消费规模来预估市场空间。但对于咖啡这个成长中的市场来说,看消费成长空间不只要看当下的存量,更要看未来的增量。
中国报告网给出的数据,我国人均年饮用咖啡量为0.03kg,而欧盟国家与美国则分别为5.6kg与4.2kg,即便距离全球的1.25kg也有着较大的差距。
伦敦国际咖啡组织数据显示,我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2%的增速,咖啡消费年增长率则在15%左右,预计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销售规模将达3000亿元人民币,在2025年则有望突破1万亿元。
咖啡作为一个“舶来品”,在中国的消费意识教育还没有完成。未来,针对咖啡消费意识的教育依然需要咖啡品牌来推动。
3、创新成长空间
从1989年至1997年速溶咖啡在中国的兴起,到1997至2015年间中国咖啡厅规模的高速扩张,再到2015前后兴起的互联网咖啡品牌,我国的咖啡产业已经发展至第三阶段。
相较于前两个阶段,有着互联网基因的第三阶段在创新方面的表现更突出。无论新兴品牌瑞幸的“无限场景”与智慧无人售卖,抑或是“老字号”星巴克的自提店,零售、堂食;外卖、新零售等模式齐头并进,咖啡行业的创新已被全面“激活”,市场反应也已经证明了很多创新模式与概念的可行性。
▲图源@北京美食探店微博
长远来看,种植业的价格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只不过,放在当下疫情的紧张形势下,人们会显得异常敏感。
在餐饮行业,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波动都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咖啡生豆供应的价格可能会影响到终端的价格敏感型消费,以及短期的咖啡行业投资,但并不会因此影响到咖啡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咖啡行业的整体向好性。
未来,还将有更多咖啡品牌在中国广阔的发展空间里大显身手。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来源:饮品报 | 作者:饮sir
编辑:寒斌 | 统筹:大筝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toutiaoxiansheng或qq1499596415。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