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领域迎来“科技玩家”,24小时移动餐厅能撑多久? | 餐见头条
近日,深圳出现了一批“特别”的柜子,它们的外形酷似冷柜或是饮料自动贩卖机,常“出没”于机场客运站、科技园区、社区等地方,它们的真实身份是“24小时移动餐厅”,又称为便当自动贩卖机。
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自动贩卖机,这种“24小时移动餐厅”贩卖的是“热乎乎”的即食便当。
用户通过手机扫公众号进入点餐页面,点餐后微信扫码支付,“冷冰冰”的柜子便会自动向用户奉上“热乎乎”的便当,也因此被称为“移动餐厅”。这在国内,尚属于一种新鲜尝试。
图源:深圳吃货玩乐微信公众号截图
有期许,有担忧“24小时移动餐厅”是微信联合速来食推出的一个项目。早在2017年,速来食就曾携“移动餐厅”亮相深圳高交会。
时至今日,随着它在深圳的落地,才正式与消费群体见面。面对这种“自带科技范”的“自助”餐厅,我们既满怀欣慰与期许,又不乏对其模式本身的担忧。
期许1、便捷
按照“24小时移动餐厅”的设计理念,这种餐饮柜为24小时营业,实行的是7×24小时的运作模式。
整箱高温恒温的传统加热方式,保证了用户在支付完成后10秒左右即可出餐,且食品出箱温度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
10秒即可享用的热腾腾便当,这速度比传统快餐与速食还要快。
2、适用于多种场景
“24小时移动餐厅”的首批投放场景主要聚焦于社区、交通枢纽站、写字楼科技园区等。
比速食更便捷的特性,让“24小时移动餐厅”既适用于家庭用餐、工作用餐,同时也适用于旅途等特殊场景的临时用餐。
适用于多种场景的特性,也被认为是“24小时移动餐厅”未来推而广之,实现规模化的一大助力。
3、特殊人群的深夜食堂
在关于“24小时移动餐厅”的报道中,不乏提到其对“特殊群体”的意义。
比如工作至深夜的“加班狗”、一直在路上的出租车司机、早出晚归的环卫工人,以及独居老人等等,对于这些群体来说,“24小时移动餐厅”既可以是他们身边的“快餐厅”,亦可以是在饥肠辘辘时为肠胃与精神带来双重满足感的“深夜食堂”。
图源:深圳吃货玩乐微信公众号截图
担忧1、缺乏人情味
正如速食一般,便捷的代价便是少了吃饭的“仪式感”,欠缺了那一丝在餐厅就餐的“人间烟火气”,缺少服务语言的“便当柜”带给人的感觉总归还是少了一些人情味。
特别是对于用餐十分讲究的中国人来说,想要“便捷”,却又不希望只是就地“对付一口”。
那么,这就意味着就餐饮习惯而言,作为“新事物”的“24小时移动餐厅”,它的市场还需要持续教育。
2、食安问题
虽然速来食创始人申烽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移动餐厅”中的食品均采用的是中央工厂统一生产的方式,全程无菌化生产,且全部食材的来源均可查询。
但是,对于这个有点“神秘”的出品过程与储存空间,人们对它的安全问题还是提出了担忧。
3、口感与种类
在对身边的朋友介绍“24小时移动餐厅”时候,她脱口问出:“类似那种自热米饭吗?那口感上还是要差一些的。”相对于保质期长的自热米饭,“24小时移动餐厅”的便当更新鲜,口感上也会略胜一筹。
但是,受限于“10秒取餐,随时随地享用”的便捷模式,“24小时移动餐厅”可选择的餐品种类目前并不多,自然也就无法满足更多人的口味需求。
图源:深圳吃货玩乐微信公众号
自动贩卖为餐饮业带来的信号
申烽曾在介绍“移动餐厅”时提到,这既是一个超强的线下零售网络渠道,流量入口,又是一个极佳的广告投放载体,是很有可能创造出百亿营收,千亿市值公司的赛道。
申烽这番话的背景,是新零售的崛起,以及对标发达国家,我国在自动贩卖机保有量上存在的差距。
1、数字创新
机器人送餐、大数据管理、会员定制服务、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近两年,数字科技不断渗透于餐饮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大型餐饮企业,还是小型餐厅,抑或是餐饮创业,都在不断尝试数字创新。
“便当自动贩卖机”的出现,则为餐饮业的数字化赋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脱离于餐厅运营,原来数字化的餐饮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走上街头”、“进入社区”、“打进白领圈”。餐饮业的数字化趋势终将愈演愈烈。
2、多元新零售
申烽曾在发言中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在中大城型城市正常面积的便利店几乎已经没有扩张空间,可以想象,大楼中的自动贩卖机便利店将成为连锁品牌商争夺的下一个市场。”
“24小时移动餐厅”不仅是一种餐饮形式,也是一种零售形式,它在延伸快餐的生意,也在扩充便利店的市场。
在新零售风席卷整个餐饮业的当下,零售与餐饮已正式“联姻”,且未来势必将以更多元的形式呈现出来。
3、快餐便利化
为什么便利店里的快餐越来越火,因为“加热即食”,价格亲民,省时又省钱。而“24小时移动餐厅”则相当于将便利店内的快餐服务独立出来,且实现了线上自助流程,消费起来比便利店更便捷。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在追求空闲时间里整体用餐体验的同时,并不会影响他们在特殊情境下“越快越方便越好”的诉求。快餐便利化,亦是餐饮业近两年的一大趋势。
4、宵夜刚需
夜宵面对的是两大消费人群,一是在充分享受夜生活的人们,二是在深夜需要填饱肚子的人,而“24小时移动餐厅”面对的是第二类人群。
正如“24小时移动餐厅”的一部分目标群体一样,环卫工人、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加班狗等,他们均是夜宵的刚需人群。
近两年,除却具有天然夜宵属性的烧烤、大排档、小龙虾等餐饮品类,很多快餐餐厅也加入到了夜宵的行列,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宏状元、永和大王等。
参某说“24小时移动餐厅”的成功与否还需要来自市场与时间的验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迎合了餐饮业的几大趋势,且又极易复制的餐饮形式,为餐饮创新与创业都提供了新的思路。
与其他餐饮新形式一样,“24小时移动餐厅”也将面对一个市场教育问题。
如何更多的消费者认知且认可这样的消费形式,或成为影响“24小时移动餐厅”发展的重点问题。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大筝,由餐饮界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canyinj.com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toutiaoxiansheng或qq1499596415。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